自信背后的实力(下)
—— 听设计师邹元元谈放大器设计

赵聪


  • 指标与主观听感的差异

    没有人否认K9是一件达到很高技术指标的产品,但也有人不喜欢K9的声音,如果抛开K9这个具体产品,你对音响器材的技术指标与实际听感之间的关系有何看法?

    音响器材被用来还原音乐,忠于原作是它的天职,对它的打造也有别于艺术创作,产品技术规范是限制设计师“艺术灵感”发挥的准绳(发烧友自造“土砲”对此不用理会)。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我国都有度量音频放大器的客观标准。“音响”标准中所采纳的电性能指标并不是电路技术指标的全部,它们只是那些被发现与音质有关、并且能够反映音质的电路指标。现有标准中的每一项技术指标,都在特定的侧面间接地“量化”了音质。同样属电路技术指标的诸如群延时失真、微分相位、噪声匹配阻抗、…等因与听音没有重要关系,就不被“音响”标准所采纳。我们最熟悉的指标如“频率响应”就被用来定量反映器材对不同音高声音的还原能力,如它能 告诉你为什么15kHz带宽的FM广播比5kHz带宽的AM广播有更好的高频延伸。相应地,“信噪比”、“非线性失真”、“互调失真”、“串音”等等的技术指标都是从某一侧面反映声音质量的。尽可能把技术指标做高一点是产品设计师的天职。在崇尚个性多元化的今天,我认为如你所说有人不喜欢K9是正常的。销售情况反映出越来越多的发烧友正在认识和喜欢K9。

    技术指标高的机器声音是否一定好一些呢?

    还不能完全这样说,已有的指标还不能全面“对应”人对声音的感觉,一方面至今人类对自身听音机理的研究水平还很低,对能够反映声音质量的物理指标的“挖掘”还远远不够。另外,技术标准的制订还有时间上的相对滞后性,被纳入标准的可称之为“常规指标”,还有一些未被纳入标准的“非常规指标”或叫做“隐性指标”,对放大器而言,就有诸如稳定性、复阻抗负载下的驱动能力等,它们都关系到音质,但很容易被忽视,也难以把握一些。要是在提高常规指标的同时影响或降低了“非常规指标”的话,还可能出现“高指标,低音质”的现象,比如一味加深负反馈就是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是我们的“靓声”标准中主观的成分还比较多,它受听音者的文化程度、音乐修养、现场听音经历、所接受过的听音启发及心理暗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之,仅靠现有的技术指标还不能用来 “设计声音”,但优良的综合技术指标是出“靓声”的必要条件。

    你个人认为应该如何看待或评价器材的声音呢?

    评价器材首先需要有评价声音的标准,我记得以前的“电子工业部三所”搞过一套官方的主观听音评价标准,但没有在民间被普及和采用。时下在国内的音响文学和发烧友中基本沿用着香港和台湾地区音响杂志的音评术语,它比较崇尚“唯美”,但主观的内容多一些。偶尔还能看到或听到如“听出耳油”、“音场深过一条街”、“哇!低频拳拳到肉”…等“非音乐现场”的表达方法,这是很无奈的现实,尽管它不太规范但比起缺乏表达的语言而不能交流要好,它反映了我们音响科普的落后。欧洲人以他们对古典音乐得天独厚的领悟与理解为文化背景,得心应手地“创作”音响产品并推广他们的音响理念,而美国人是“自知之明”地凭借高科技不断制造着“中性”的高级器材。我们需要的当然是加快“堆积”我们的音乐文化和技术理论基础。源于“从音响中来,到音响中去”的主观听音评价常常给人以底气不足的感觉,缺乏文化底蕴的音响活动同样如“夏虫不可语冰”。以目前我们的国情,把声音是否真实并接近自然作为评价器材的基础标准对我们来说更容易操作。真正爱乐的发烧友还应该舍得抽调一些“发烧时段”去音乐现场,意外地获得一些由感而发的听音感受也是极大的“音响乐趣”。

     

  • 不能简单否定正弦信号测量

    我知道你是用正弦波信号响应作为放大器测试的主要手段的,但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用正弦信号测量不能完全反映放大器的性能,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正弦波也好,方波、三角波也好,都是“时域信号”。理论上都能找到与正弦波信号对应的函数关系,用什么样的测试信号并无本质上的区别。用方波信号来测试,是因为有时方波所反映的结果容易被直观地“看”。用正弦波信号来测试更是为了精确“读数”,经常交替使用不同的测试信号和方法,就可以体会出用正弦与非正弦信号测试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波响应的顶部跌落对应放大器低频响应劣化;同样地,在示波器上观察到方波响应有上冲或振铃,用正弦波测量一定会发现放大器在高频某一段内有振幅变化,但方波响应结果就难以告诉你问题出在哪一频段。也可以这么说,许多正弦波测量所能精确反映的问题,方波是难以描述的。用正弦波作为测试信号是交流幅值测量的主要基准,它是最主要的定量精测手段。精确度量众多音频技术指标的“标尺”也都是正弦信号。非正弦信号在音频测量中主要作为定性的辅助观察手段。常规音频测试设备的频率上限一般不超过1MHZ,有时还得用射频仪器来定量测试它的高频器特性,就是因为方波测量无法精确反映放大器高频时的性能表现。

     

  • “补品”

    你是否认为以K9的价格,机内却看不到几个“补品”元件,会令一些发烧友产生抗拒心理?

    从放大器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电路理论和新型元器件的发展不断改写着高级放大器的定义,就元器件来说,除一些IC等专用件是为音响“度身定做”之外,极大多数都是通用的元器件在音响中被得到“兼用”。“补品”是指那些用于音响方面口碑较好的进口元器件。元器件的性能规格中并不存在任何与“补品”相对应的参数标准。我不想在产品中凸显“补品”是出于我们对它的了解,更出于我们对产品中元器件成本分布的观点和对自己产品的信心。几年前我曾在“红灯”SL200胆前级产品中用“东京光音”电位器施过一次“补”,但事后发现如此操办经济上就不太合我们的“发烧国情”,此后我对“补品”所能产生的效能看得比较淡,再说整机的概念毕竟不是元器件的简单组合。我始终坚持这样的的观点:提高产品中部品的总体水平,比刻意凸显 “补品”对我们的品牌和产品实物质量更重要。作为一名设计师如果我总是只向你介绍我在产品中使用了多少补品,如何用补品来校声,你能对我们的产品产生多少信任呢?

     

  • 成本的构成

    有些人觉得K9价格偏高,与同类产品比较不太有竞争力。

    产品的成本是决定其售价的要素之一,成本中以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广告费、生产设备折旧费用、前期开发费用、为控制产品品质的质量成本等为主,当然还有企业中的各种其它费用等间接成本。为增强产品竞争力,就需要注意控制成本,但其中必须掌握一个基本的尺度,那就是保证产品质量。借鉴其它产品的成熟设计可以省却前期开发费用,但除非是同品牌间的借鉴,否则与被借鉴的产品相比,往往形似神不似,购买任何仿制品者都应有此心理准备;降低设备折旧费用,是受客观限制的,比如说以我们K9和7的性能指标,我们在生产上也必须使用昂贵的音频分析仪等进口测试设备,否则不知道每一台机是否全部达到规定的指标,这样的产品出厂,是对用家的不负责;质量成本投入的多少,受企业长远战略的左右,选用什么样的原材料,也涉及质量成本;现在的企业对广告费的投入不会很吝啬,道理是不言而喻的。正常情况下,一定水准的产品应该有相对必需的合理成本,过份“超值”的产品往往被省却了应有的成本。

     

  • 元件降额使用与产品的可靠性

    你以前的产品,一直有可靠性非常高的口碑,你是怎么做到的?

    整机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中对元器件的使用,这就要涉及产品的可靠性设计,不同的可靠性要求,对应不同的可靠性设计,如“军品质保体系”对整机可靠性的设计与考核要求就远高于“民品质保体系”。其中计算元器件的降额使用对降低故障概率的影响是最基本的技术手段。降额使用的上限是足额使用,如我们功放产品中使用的电源滤波电容有耐压这个使用额,我们不但要保证标准供电电压时电容上的电压低于这个使用额,还要保证供电电压升高10%时(国家标准的要求),电容上的电压仍然不能超过这个使用额,仅此还只是不超额,降额就要更进一步,比如3W功率的电阻只限用到1W,3A最大电流的二极管只限用到1A等。如何降额还要涉及整机的价值工程分析,并非降额越多越好,而应该在可靠性和成本之间找到平衡点。当然,苛求一种产品完全不会出故障那是“乌托邦”,任何产品都会有一些早期失效的例子,寿命失效更是不可避免。如何看待和控制产品质量不但有技术手段高低的因素,更重要的当然还是决定于企业商业眼光的长短。

     

  • 国产音响任重道远

    在这次国产精品博览会上看了其它厂家的产品,有没有感到压力?

    看到同行们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对我们来说有压力,但也是动力,这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否则进步就慢,有压力是件好事,它能促进行业加快发展。

    现在似乎有为参展而赶出新产品的现象,你对这个现象看法如何?

    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大展也是一种动力,它会赶着你不断地开发新的产品,我们的K7就是被“赶”出来的,没有开展期限的压力,产品开发的进程也许就会慢一些。当然K7有现成的架构,那就是已经成熟的K9,这也是有利条件。

    会不会发生产品还未成熟就匆忙推出的现象?

    不可避难,因为市场需求变化快,以国内音响企业的现状,普遍开发前瞻性产品目前是不现实的,大展上设计“草样”都展览了,怎么还能看到两年前被计划着今年推出的产品呢?但这也不要紧,技术上不成熟的产品竞争力就弱,容易遭淘汰。在展览时不成熟的产品经过不断完善后,只要能保证正式上市时不再有问题,当然就无可非议。

    你对国内音响工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有何评价?

    最近几年国产音响产品的发展很快,但到目前为止,总体水平还不高,这主要表现在产品开发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两大方面。产品开发方面,具有创新设计理念的产品比较少,模拟类产品的发展快于数码产品,更少看到有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的产品,所能看到最多变化的还是产品的外观,这与我们国家工业设计整体水平落后是有关的。生产工艺方面的落后反映在产品细微之处的粗糙与离散性大,这就是基础工业的落后。因为工业化的历程短,难免产生在整个社会分工的产品链中,各环节质量意识的严重的不同步,这又拖了提高整体水平的后腿,这种现状并不是通过一两个企业的努力所能改观的,必需经过相当一段不断积累经验的发展过程。国产音响产品相对低廉的售价,在弥补了上述不足的同时,也正说明了这些问题。下一世纪音响产品的主导技术是数码科技,DSP(是指数字信号处理,而非数字声场处理的DSP)技术将占据音响技术的核心地位,今后音响产品的竞争会越来越集中在科技含量方面。下一世纪的音响业,必由领先掌握数码科技者执牛耳。我也想到过,说不定到了那一天,数字技术的发展允许把一台上千瓦的功放装进一个很小的机壳里,那时再看到这又大又重的K9一定会有不少感慨。说到这里我已感到危机了。

    能不能透露一下未来的产品计划?

    计划是有的,近期的轮廓清晰一些,远期的模糊一些。近期目标主要是发展我们现有的音响放大器系列和无线通信产品,以后还要陆续开发数字化音响产品和家庭影院产品等。我希望 我们的每一款音响产品都能有新意,并能合乎发烧友的心意。

    【后记:这是本栏目第一次花这么大的篇幅对一位国内音响设计师作这样的专访。我们希望让读者通过了解产品设计师来了解国内音响业和音响产品的的现状。你如果有机会和邹先生闲聊,一定能体会到在他温和谦逊的态度中所流露出的一种自信,和邹先生认识几年来,我越来越感到这种自信背后所蕴藏着的深厚技术实力。我也发现只要对他本人越是了解,就会越信赖他的产品。写文章有“文如其人”一说,设计音响又何尝不是?】

    《现代音响技术》第35期





Copyright © 2021 Duss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